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乞谨择台谏严戒北司 南宋 · 牟子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四、《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七
陛下自改纪以来,御笔数下,几有宣、政末年气象。
三月壬寅,御笔申警,台臣弹劾,并须审实,毋捃摭细故,摘发阴私。
此陛下礼遇士大夫,保全人才之盛心也。
或者乃谓沮抑言路,莫此为甚。
且或者之言何为而然也?
臣尝思之,无所为而发,则斯言诚中今日之病。
万一有焉,或者之议似未为过。
臣方幸或者所言之不信,曾未五日,陛下果以御笔逐二台官矣。
由是人心愈疑前日之言果有所为而发也。
虽陛下经帷宣谕有云「此言非专为台谏而设」,而一时人情终莫之信。
是御笔之出,果不可以不谨也。
台官论事失当,犹当迁以美官,今未有显过,而并与未供职者逐而去之,臣虽至愚,亦且皇惑,矧众口諠传,又谓台官、中贵之仆互有争鬨,激而至此耶?
吁!
审如是,无怪乎外议之纷纷也。
且威福,陛下之威福也,北司反得窃之,以逐天子耳目之官。
威福之柄下移至此,此而可忍,脱或与宰执忤,必窃而逐宰执矣;
侍从给舍忤,必窃而逐侍从给舍矣;
与百执事忤,亦必窃而逐百执事矣。
谗谮阴行,善类蒙害,陛下方当人物眇然之时,亦何以利于此乎?
臣得之传闻,北司之权从来恣横,其举动足以回山海,其呼吸足以变霜露。
在于平时,已不可遏,自逐台官以后,气势尤张。
凡市井之细事,台府之猥讼,一皆总揽包括,假宣谕以行之。
彼自谓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人不敢抗,而不知回挠纪纲,贼害贤智,剥割黎庶,所以胎变召祸者至矣。
陛下深居九重,亦尝知之乎?
闻之而不戒之,知之而不制之,又从而纵弛之,是增长其气势而自坏其纪纲,其不为中常侍之恣横、大谒者之骄纵者鲜矣。
臣愚窃谓台谏当谨择,不当轻逐,轻逐则朝廷之纪纲坏而台谏之气屈。
北司当严戒,不当稍纵,稍纵则天子之威福去而北司之气扬。
二者不可以并立,惟陛下权其轻重而扶持之。
臣一介幺微,何敢与北司抗?
然不敢爱死,缕缕以告者,亦欲圣心翻然悔悟,则纪纲之地犹将有赖焉。
愚戆之臣,何所逃罪!
南班合陈请事件奏淳熙六年六月 南宋 · 赵不𢚧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八、《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一二(第三册第二一六八页)
蒙恩特换南班,有司创置合陈请事件:一、不息系外官换授南班,格法不同,所有请给支赐,乞依累政宗官已得指挥,依旧法全给。
一、西南外宗司皆有公使钱物,唯大宗正司日前多是三公使相知判,各人自有岁赐,公使等物不曾陈乞。
今不息系庶官换授,若不陈请,窃虑陪费不赀。
一、在法,遥郡防禦使不该差破,书表客司、抱笏殿侍盖为南班,依官序差破。
今来不息系管宗司职事,并趁赴朝参,难以无人使令。
乞逐色各特差一名。
一、不息已系转至朝奉大夫,今年初遇大礼,合该奏荐子孙一名,乞依前宗官令詪已得指挥,于文资内安排。
信王孙换南班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归内朝供奉之班,职东宫羽翼之备,庸亲近属,盖广殊恩。
信王之孙,成国之子,既制之终而年之及,宜禄之厚而秩之优。
然得之易者必骄,维守以谦而可久。
其钦承于朕训,以徼福于宗祊。
内侍省元祐责降官与依例转官诏元符三年正月庚寅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
内侍省官元祐责降之人,如藤州羁管梁知新、万州监税曾焘,官与依例转官。
内侍省见今阙官,应见责降在外监当人已经大赦放还、赴省供职,入内内侍省人因黜责降充前省者,悉召还。
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阎守勤寄左藏库副使、添差勾当御药院
通议大夫内侍省张建方起复本官制 晚唐 · 李溪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
敕。
张建方。
古之孝子。
有为祖母而行服三年者。
虽有异于礼经。
而见称于史笔。
繄尔至性。
过绝常流。
欲追昔贤。
信为高行。
然自东西汉以后。
南北朝以来。
大臣夺情。
固已多矣。
盖以代更文质。
事有变通。
若皆徇私怀。
则谁当王事。
况尔职业至重。
委藉方深。
宜达奉上之规。
用叶得中之理。
从我晓谕。
是合章程。
可依前件。
分遣内侍省方诏四月庚午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二
观风省俗,哲后弘规,狩岳巡方,明王盛轨,所以重华在上,五品聿修,文命肇基,四载斯履,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于缉熙,被淳风于遐迩。
朕以寡薄,昧于治方,藉代终之运,当符命之重,取监前古,懔若驭朽,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
而明惭照远,智不周物,兼以岁之不易,未遑卜征,兴言夕惕,无忘鉴寐,可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观政听谣,访贤举滞;
其有田野不辟,狱讼无章,忘公徇私,侵渔是务者,悉随事以闻;
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并依名腾奏,罔或遗隐,使輶轩所届,如朕亲览焉(《梁书·武帝纪》中)
北司三君宴别 明 · 皇甫涍
 押屑韵 出处:皇甫少玄集卷十四
微薄遘嘉运,聊与丘壑别。
皇眄靡不昭,崇奖非徒设。
虽乏俊民质,沾沐忘虚窃。
连陪览庶狱,光尘托上列。
谅彼寒暑周,暌此夙夜节。
宰命临解携,瞻岐顾分辙。
广筵流惠思,盈醪鉴澄澈。
兰晖沃绮迹,清云贲衣玦。
政平寡师听,时鸟音可悦。
念离情弥存,在衷义所结。
努力懋时猷,日新道不竭。
庶言伐檀人,将隆素丝缺。
赵自牧特与比换南班填多见身故阙诏嘉泰元年三月十四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六、《宋会要辑稿》帝系七之一七(第一册第一五五页)
保义郎自牧为系英宗皇帝近属,特与比换南班,填多见身故阙,其请给、人从、生日支赐、添给等,并与依见今南班则例支破。
瑞庆节令南班宗室大将军赴座诏嘉定十四年十月十八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宋会要辑稿》帝系七之二一(第一册第一五七页)
瑞庆圣节,集英殿赐御宴,令南班宗室大将军赴座,所有上寿茶酒,今后令率府副率以上并赴座。
本省状称寺伯蒙天建植性谨厚荐达贤良处事清勤惟知内外纠察必望百司清肃内侍省二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三
在天悬象。天垂宦者之星。
在地标仪。地有阍人之职。
莫不谨房室。审宫闾。
既隆内宰之班。实掌中门之禁。
以其体非全气。性实专良。
中常侍启之于前。大长秋建之于后。
金珰银珰之贵。光辉紫庭。
左貂右貂之荣。宠盈黄闼
蒙天建职参永巷。位典长门。
出入后庭。驰驱卧内。
专谋静慎。比郑众之元勋。
勤心纳忠。方史游之补益。
举能不倦。缪贤之绩尤彰。
进善无私。曹腾之誉斯足。
省司稽其桢干。兼以行能。
久参内侍之雄。清肃外曹之职。
但逐鹿之犬。必无捕豹之材。
击雁之鹰。岂有追鹏之力。
巷伯兴刺。周道所以沦胥。
阉竖弄权。汉风由其大坏。
景监见任。赵良寒心。
同子参车。袁丝变色。
骨鲠之士。足以纠正朝仪。
刑馀之人。岂可参谋国事。
其言不次。无理告知。
请御前殿复常膳表建中靖国元年四月 北宋 · 韩忠彦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四(第三册第二○八三页)
伏奉诏,以正月朔太阳亏,避正殿、减常膳者。
占辰弗集,驰走逮于啬夫
肆宥惟时,鞭朴空于司寇
未即路朝之正,犹推玉食之供。
凡在臣工,莫遑宁处。
窃以日符天统,当循黄道之常;
君体乾刚,故谨正阳之畏。
惟圣人观象以立戒,欲王者因事而自修。
亦缘久动而必差,乃有频交而屡食。
恭惟皇帝陛下中正履位,清明在躬。
孝承七庙之安,仁暨万邦之众。
官惟贤而士劝善,罚当罪而民禁非。
承以无私,要容光而必照;
建其有极,用勿忧以宜中。
固念兹而在兹,宁弗畏而入畏。
繄寅恭肃,可谓至矣,则变异何从召之?
应以至诚,居然纯曜。
祥桑不拱,方知大戊之兴;
升雉何为,益见高宗之盛。
宜光临于黼扆,且时御于饔飧。
茂迎至和,允答群望。
请先于前殿召见诸路走马承受使臣大中祥符五年六月 北宋 · 刘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
路走马承受使臣到阙,皆直造便坐。
自今请先于前殿见讫,乃诣后殿奏事。
内侍省差出内品所赐盘缠钱事诏咸平四年七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三(第四册第三○七三页)
内侍省差出内品,所赐盘缠钱,候见枢密院劄子,请赴班当面给之。
内侍省抽公人当直至日发遣诏咸平五年十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三(第四册第三○七三页)
内侍省应抽公人当直者,至日发遣,各归逐处,不得令宿班院。
坐朝日内侍省使臣觑步诏咸平六年十二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三(第四册第三○七三页)
崇德、长春殿坐朝日,内侍省使臣四人,更番于板鄣觑步,如有窥觑者,密具名闻。
内侍省所招人力须审听行止保识分别诏大中祥符五年四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七(第四册第三○七五页)
内侍省,本班内今后所招人力,并须审听行止,保识分别,方得引赴内侍班勾当人处;
仍勒与见在班人力五人递相合为一保,委不作过重结罪文状于本省收附。
如是班内稍有疏虞,若许令陈告。
无人保委者,即发遣出班。
其有更巡兵士,亦取索三人共为一保,如无人保者,亦替换。
及令寅夜常切经略巡检,及不得令库务仓场当直公人在班上宿。
先于东西八作司抽差到广德指挥节级长行共四十二人,作两番,每番二十一人,寅夜在班,分作四铺,每铺五人,分定经次巡宿。
打火割移名粮系内侍省充打火从人,逐日皇城司亲事官节级点检。
入内内侍省所招人力,亦仰皇城司入内内侍省依此指挥
内侍省申奏差使臣大中祥符七年七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八(第四册第三○七五页)
内侍省使臣差出勾当者,勘会有已满三年,或元定二年替者,逐旋申奏差替。
入内内侍省内侍省使臣三年一替有司考第以闻诏大中祥符七年八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八(第四册第三○七五页)
入内内侍省内侍省使臣今后须三年一替,或有绩效,及旷怠不治者,有司考第以闻,升降差遣,增损俸给。
宣仁皇后乞皇帝同御前殿以发听断奏元祐七年十一月 北宋 · 彭汝砺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九、《国朝诸臣奏议》卷二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八、《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三
臣闻不能知危,则不能有天下之安;
不能知忧,则不能有天下之乐。
臣伏观历代之君,其祖宗以劳苦得天下,至嗣子若孙,生于深宫之中,体安文绣,口甘滋味,耳习声音,目便技巧,一日出房闼而有天下,偃然自以为吾固当有之,甘于乐而不知忧,处于安而不知危,内为侈靡,外习茍简,谗谀之说用,药石之言弃。
纲纪日坏,祸乱并作,而犹不悟,虽有圣知,亦不能善其后矣。
臣恭惟皇帝陛下以盛德履帝位,今八年矣,内无过举,明哲方发,如日之升,渊默不言,与天同德,非太皇太后所以扶持拥护,何以至此!
谦虚退托,隐而未发,于言也有所闻而无所问,于事也有所知而无所命。
臣闻《诗》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此言人君擅阖辟予夺之权,以制万物之命,无有远近幽深,悉知其事物如此,而后能治其国家。
今有行则弗躬也,其事则弗亲也,虽有至德,民有所不信矣。
弗能问以尽其事,弗能察以尽其物,于是小人得以勿罔君子矣。
庶民不信则不能安民矣,勿罔君子则不能知人矣。
夫人君之失,不独暴作威虐、驰骋田猎而后谓之忧,不能知人、不能安民,其忧莫大焉。
臣恭惟太皇太后陛下以至德受天明命,清明博大,齐庄中正
自周以来,母后之德,未有如斯之盛者也。
今人人皆曰,太皇太后陛下无意于任天下,今且将还政。
臣以谓太皇太后陛下三世为天下母,其崇高富贵,上无伦敌,其于称制也宜矣,故其还政甚非难,既还政而俾皇帝陛下能不失其圣为难。
其道无他,在教之安民知人而已。
欲乞皇帝陛下同御前殿,稍令近臣及知州职司入对,俾稍见人才,察其邪正贤不肖之实,遂闻知天下之事,令三省进呈公事以发听断,俾日见之行事,益选道德忠信之士置之左右前后,使告其所已治而规其所未至,损其有馀而补其所不足。
使一日专政则利害不能惑,君子小人不能蔽,以事天地而享,以治万物而安,以承宗而固。
太皇太后所以拥护之者,可谓全矣。
御试举人前殿不视事诏天禧四年六月十八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宋会要辑稿》选举八之三一(第五册第四三八九页)
今后御试举人前殿不视事,放起居。